求學知問,自強不息
晚風不問
“紅日初升,其道大光,河出伏流,一瀉汪洋。”
“開國大典的時候飛機不夠,您說飛兩遍,現(xiàn)在再也不需要飛兩遍了,要多少有多少。這盛世,如您所愿吧,山河猶在,國泰民安。當年送您的十里長安街,如今已是十里繁榮。”但這樣無奈的背后,是新中國航空工業(yè)的一窮二白。貧窮限制的不是想象力,而是生產(chǎn)力。而后,在蘇聯(lián)的幫助下,從1957年國產(chǎn)飛機首次受閱,到1999年閱兵,飛機全部自主研發(fā)。中國已經(jīng)建成九大航空工業(yè)基地,再也不用擔心飛機夠不夠的問題了。
這大國崛起的背后,是幾代人的艱辛付出和努力,無數(shù)個我和我的祖國的故事。70年前,開國大典只有17架飛機零星飛過長安街的上空。70年后,即將開始的建國70周年大閱兵上,160多架全新戰(zhàn)機等待檢閱。萬里河山之上,萬里晴空,氣勢如虹。
幾千年的漫漫征程,幾百代的風云變幻,曾走過綠草如茵,也踏過枯骨萬里,一個世紀的現(xiàn)代史,列滿血與淚的印記,七十年的上下求索,在挫折中迎來新生,惟愿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,無論面前有多少艱難苦痛,我們的祖國也依舊能披荊斬棘,砥礪前行。
七十載的流嵐歲月,七十載的歲月章回。在你心中,愛國究竟意味著什么?是高高升起的五星紅旗,還是國歌響起時的激動驕傲?亦或是對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,還是對中國五千年文明的由衷感嘆?祖國,愛你的方式有千萬種,最美的,是為你不懈奮斗的樣子。
十月既望,在這建國七十周年之際,還有幸參與學校八十年華誕,與有榮焉。回顧八十年間,卓然不凡,宿松中學校訓“求實,嚴謹,進取,創(chuàng)新,”以純正的校風,嚴謹?shù)慕田L,和務(wù)實的學風熏陶了一代又一代學子,八十年的輝煌成績,并未讓我們宿中人驕傲,反而我們更加堅定的前進,鏗鏘的步伐,追趕著時代的步伐。
滄桑回眸,崢嶸八秩,承前啟后,繼往開來。宿松中學原本建于戰(zhàn)火紛飛的一九三九年,幾度遷址,歷經(jīng)滄桑,自強不息,弦歌不輟,一直遵循著黨的教育方針,堅持科學的發(fā)展觀,大力實施素質(zhì)教育,以“文明,健康,自主,向上”的學風,辦學 條件逐年改善,師資力量穩(wěn)步提高,教學業(yè)績引人矚目,從而實現(xiàn)“創(chuàng)安徽名校,育一代人才”的目標。八十年的桃李芬芳,這是獨屬中學的盛大場面。
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,曾幾何時,我已經(jīng)在宿松中學度過了一年多的時間,三百多個日日夜夜,洋溢著我的喜怒哀樂,處處都是當初的回憶,那時啊,回首每天的時光,被虛度的光陰的罪惡感和“逝者已矣,無法挽回”的想法保守折磨,只能被未消亡了的下一天聊以安慰。時光飛逝,去年那個略帶炎熱的夏天,當時滿臉的迷茫與憧憬,隨著這一年來深入的學習,確實默默成長了不少。歲月與青春的拼搏歲月,本是追夢的年齡,又怎可妄枉自蹉跎流光?盡管五陵年少,端的一言難盡,盡管最是書生無用,可到底意難平。
祝宿松中學:如日之升,如月之恒,如南山之壽,不寒不崩,如松柏之茂,天不爾或承。

